中国教师教育培训网援引教育部等八部门近日共同发布《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在新时代要“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推动师范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并不是一个新命题,我国的一些综合性大学本身就具有深厚的师范教育底蕴和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当前,如何发挥综合性大学资源优势,助推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更进一步说,如何办好教师教育,做好综合与教师教育特色两篇大文章,是摆在这些高校面前的重要问题。
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王亚平和叶光富演示太空抛物,一个冰墩墩在两位航天员之间来回做着近似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实验不正好可以用本学期学习的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吗?地球上的屏幕这端,河南省某中学刚入职半年多的初二物理教师和紫秋,敏锐地捕捉到了学生眼中好奇的“小火苗”。随后在课上,她向学生详细解析了太空抛物的奥秘。课后,不少学生欣喜地对她说,通过这次学习“对物理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物理和万事万物息息相关”。
利用有趣的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紫秋有点“小自豪”。在她看来,自己教学能力的养成主要得益于国家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尤其是母校河南大学“卓越班”的培养。
2014年、2018年,教育部曾两次遴选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单位,河南大学均作为唯一的非师范类综合性大学入选其中。项目落地7年多来,河南大学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上进行了怎样的探索,成效如何,中学作为检验方是否认可?在国家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背景下,该校的实践又提供了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适教+愿教: 让最合适的人来当教师
“‘卓越班’是学校落实‘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的主要载体。”项目负责人、时任河南大学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刘志军介绍,学校在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架构了“一体四式”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
一体,指的是本硕一体;四式,指的是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卓越化、资源平台联盟化、专业架构多元化、培养过程精细化。项目采取“横跨9+学科”的顶层设计,依托教育学部,统筹各行政部门和相关学院,从2015年开始在大四学生中通过选拔组建“卓越班”。
“该项目是集全校之力的一个系统工程。项目执行团队以项目负责人—牵头导师—班主任为核心,教育学部统筹负责卓越班的培养工作,教务处联同研究生院、学生处以及各相关学院,着力做好管理和支持工作。”教务处处长张向东介绍说。
截至目前,“卓越班”已招收七届学生。自2018年第一届“卓越班”毕业生在各自就业的中学创出“口碑”以来,此后几乎每一届毕业生都备受省内外知名中学的“青睐”。
“卓越班”成了就业的金字招牌,项目牵头导师、教育学部教授李桂荣深感欣慰,但并不认为选拔学生可以就此“躺平”。
“‘卓越班’的定位是培养卓越中学教师,这就决定了必须把最适教乐教的学生选拔出来。”李桂荣坦言,相对于同层次的师范
类高校,综合性大学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学生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比较突出。然而正因如此,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发展预期,从教并非多数优秀学生的最初志向。
至少,和紫秋刚进校时就不这么想。教师职业背后的稳定、编制、长假期等长辈看重的“优越条件”,和紫秋并不在意。她本科学的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此前的职业理想是做女程序员——高薪,而且很“飒”。
到底怎样选学生,是“卓越班”面临的首道难关。
项目启动之初,面向校内已有的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9个师范专业招生。报名情况并不理想,最后被录取的学生平均学业成绩仅在年级排前40%。不承想,到了第三届,招生更是遭遇滑铁卢,报名的学生刚够覆盖招生名额。
危机倒逼改变。从第四届学生开始,学校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决定,打通壁垒,将招生专业扩大到9个师范专业所在学院的其他非师范专业。
仅仅拓宽招生范围仍然不够。每年暑期来临,项目组都会专门为“卓越班”招生举办夏令营宣讲活动。
大三学生走进夏令营的动机通常很随意。和紫秋是班长,接到通知,“替大家来看看”,结果被李桂荣老师的宣讲打动。
学生眼中,宣讲会上的老师们特别有亲和力,往往会不自觉地被他们讲述的教育理念打动。而在李桂荣看来,老师们其实很“挑剔”。招生不会为了迁就性别比例而关照男生,重点是要选拔有潜质的好苗子,格外重视个人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一些非师范生,虽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训练,却也有机会凭借思维和表达能力脱颖而出,这正是综合性大学培养卓越教师的优势与魅力所在。”
“卓越班”是双向主动的选择。尽管怀揣当老师的愿望,但真到下决心的环节,有些学生仍然会举棋不定。但最终,经过夏令营初选、营地体验、出营考核,以及正式招生选拔,学生们在重重闯关中,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和认同逐渐清晰,最后进入“卓越班”的学生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