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的答辩大多会围绕设计思路、教学实施和文本内容等题目发问。华图教师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答辩问题及解析。
1.说说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参考答案】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大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法、圈点勾画法、小组讨论法,把握作者内心独白式的心理描写手法,解读意象,感受虚拟“取舍”的真实“心路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究文本,感受毕淑敏文章的魅力,体悟“取舍”背后的人生价值取向。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内心独白式的心理描写手法,解读意象,感受虚拟“取舍”的真实“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感受毕淑敏其文其人的魅力,体悟“取舍”背后的人生价值取向。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2.你如何看待毕淑敏最后只留下了“笔”这一选择?
【参考答案】
至于作者舍弃空气这一点,乍看的确令人费解。既然生命飘然而逝,要“笔”又有何用?钱钟书认为,作家的使命就是要抵制任何诱惑,要有一枝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笔,要有铁肩膀。在我们看来,即使作为物质生命存在形式的肉体消失了,作为作家精神思想的载体——作品也能流传于后世,这实际上就相当于他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而且对作者而言,“笔”意味着写作,意味着用自己对人生、生命的思索与读者交流。让每一个读者的人生绚烂,让每一个读者的生命斑斓,是毕淑敏“生命的重中之重”。“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作者不止在一篇作品、一种场合中作过类似的追问。答案虽然不尽相同,但是这一连串的问号背后显然有一股强大的、无法抗拒的力量促使着作者思考人生、思考生命,那就是对人类的贡献。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3.你对毕淑敏和《我的五样》了解多少?
【参考答案】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
教材选编《我的五样》,本文是其新作《心灵7游戏》的第一篇。它记叙了一次模拟的心理测试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先选出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水、空气、阳光、鲜花和笔,然后再逐一删除,最后只选择坚守一样——笔。作者巧妙地借助这一虚拟的选择,表达了自己对自我生命生存意义的追寻。毕淑敏不仅以其作品感化人,而且以其人格引领人。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4.说说你的导入思路以及为什么这样设计?
【参考答案】
高一学生有较强的概括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本文重心在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作者情感上。而好的导入可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前思考。
我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作者选取了她认为最重要的五样东西并逐一舍去,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同学们面对这样的测试,又选择、舍弃了哪些东西?随之而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取舍,学生会有不同答案,通过这样的一个复习思考,激起了学生继续了解毕淑敏又舍弃了哪两样东西,以及最后只留下了什么。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5.何为散文,怎样鉴赏散文?
【参考答案】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它的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散文抒情性强,情感真挚。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情真意切;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鉴赏散文一要识得“文眼”。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二要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三要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四要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地更加深刻。五要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