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培训网

“心智技能的形成”你了解多少?

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今天我们学习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首先了解一下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简介
别称 智力技能或者认知技能
概念 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在人脑中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特点 观念性、内潜性(内隐性)和简缩性
举例 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

今天我们分别学习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五阶段、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和我国教育心理学家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区分出不同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下面正式进入学习。

一、加里培林(五阶段)

(一)活动的定向阶段(准备阶段)

教师向学生提供活动样本、指出程序以及关键点使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活动或活动结果的表象。

如:数学课进行课前导入时,教师采取情景导入,揭示本课所学内容。

【单选题】数学教师在黑板演示心算的过程,以便学生更好掌握心算技能,这属于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阶段的哪一阶段( )。

A.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B.活动的定向阶段

C.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D.内部言语阶段

【答案】:B。解析:活动的定向阶段即教师使学生预先熟悉活动任务,了解活动对象,知道将做什么和怎么做,构建关于认知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以便完成对它们的定向。

(二)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物质活动借助外部实物进行活动,物质化活动借助实物示意图、模象、图片和模型等替代物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关键在于“展开”和“概括”两个过程。

如:学习认识分数时,教师用平均分一个苹果模象,平均分小房子、花瓶、圆形等示意图认识并掌握二分之一的意义。

【判断题】低年级学生通过借助香蕉、苹果等图片作为代替物进行数学运算,这属于物质活动。

【答案】:错误。解析:物质活动借助外部实物进行活动。物质化活动借助实物示意图、模象、图片和模型等替代物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题干所指的即是物质化活动。

【单选题】低年级学生借助水果、不同图形等图片来代替实物进行数学运算,这属于( )

A.物质活动

B.物质化活动

C.内部言语活动

D.活动的定向

【答案】:B。解析:根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可知,物质化活动即通过实物示意图、模象、图片和模型等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

(三)出声外部言语阶段

不直接依赖于实物而以精准的言语练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

如:“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数位对齐”等运算法则进行言语表达,以转入心智活动的形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育培训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镇东安街28号 邮编:100000 备案号:
请使用FireFox或IE7以上版本的浏览器,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及以上。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