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理论来自于20世纪最有影响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大神之一加涅。加涅认为,理解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他提出了信息加工理论。
一、信息流
信息流就是我们的输入信息从外到内的一个过程,就跟我们吃饭一样,美食是从口腔、肠道到胃部的过程,而我们所接收的消息是眼睛或者耳朵到大脑的过程。如下图显示,学生从外部环境接收消息,受到刺激,然后转换为神经信息,然后登入。这些信息有可能转换成了短时信息,也有可能转换为长时记忆,但是他们的下一站都是到反应发生器,刺激信息接受者产生反应。然后输出。
二、学习阶段
从上面的加工模式可以看出,学习就是学习者与环境产生反应的过程。加涅认为,每个学习动作可以分解成八个阶段,如图所示:
1.动机阶段
要使学习者对信息产生反应,前提是学习者对这个信息有兴趣。有效地学习肯定是须要学习动机的。所以第一步是激发动机。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动机,那么肯定是让学习者与信息经历“相知-相识”的过程。总之,第一阶段就是让学习者在内心对所接受的信息产生期望,教师需要给信息做好热场活动。
2.领会阶段
既然有了动机,有了期望,就接受刺激,紧接着学生对接收的消息进行编码。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选择性知觉,教师应采用各种手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改变讲话的声调、手势动作等。
3.习得阶段
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消息之后,学生就可获得知识。习的阶段就是对接收的消息重新认识,重新编码,然后记忆深刻后转入长时记忆当中。在这里,知觉信息已被转化成一种最容易储存的形式,这种转化过程被称为编码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编码程序,鼓励学生选择最佳的编码方式。
4.保持阶段
这一阶段就是学生和信息热恋时期啦!学生习得的信息会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巩固信息。经过复述、强化后,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入长时记忆储存阶段。
5.回忆阶段
检测学生有没有爱上这条信息的最好办法就是做作业。做作业之前,信息的输出和提取是必要的一环。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使学生得到提取线索,这些线索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回忆量。所以,对于教学设计来说,通过外部线索激活提取过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为自己提供线索的策略。
6.概括阶段
既然都“吃”了这条消息,那么我们还是得消化的。学生消化后,与不同环境相结合,输出信息,也就是学会“举一反三”。因此,学习过程必然有一个概括的阶段,也就是学习迁移的问题。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学习,并给学生提供在不同情境中提取信息的机会;同时,要引导学生概括和掌握其中的原理和原则。
7.作业阶段
这一阶段就是验收成果的时候啦,通过作业能反映学生是否已习得了所学的内容。作业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获得反馈;同时,学生通过作业看到自己学习的结果,可以获得一种满足。当然,作业主要是给教师看的,教师需要几次作业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判断。
8.反馈阶段
完成作业后,学生会立马意识到自己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时,教师应给予反馈,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作业是否正确,从而强化其学习动机。
总之,加涅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者。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上述八个阶段组成的。在每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的头脑内部都进行着信息加工活动,使信息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直到学习者用作业的方式作出反应为止。教学程序必须根据学习的基本原理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内部学习条件,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简单来说,整个理论就是学习者从环境中学习知识然后再用到生活中去的一个过程。理论这么多,咋记呢?
动机领会获得宝、回忆概括作业烦————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
整个过程就是学习者与信息“相遇—相识-相知—相恋”的过程!
整个图的知识点就是从无知到理解到记忆到巩固到运用最后复习!